51岁的刘志欢,是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范湖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独臂女坚守岗位
30年。
如今,右臂残缺她仍守望着这所穷困乡村小学的唯一女性。她的不少同事,先后设法调离,去了条件较好的镇级学校或机关。
提起刘志欢,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刘老师真是打着灯笼难找,把伢们交给她我们放心!”
村民黄玉香介绍,自己和丈夫因做生意经常晚归,儿子无人照料,刘老师就把孩子带回家写作业、吃饭,时间久了,儿子很“粘”刘老师,好比亲妈妈。
左手板书,曾让她无比伤心
15岁时,刘志欢参加生产队打谷,右手不慎被绞进脱粒机,失去了半条右臂。
坚强的她坚持念完高中,在金水三小当了一名挣工分的民办教师。虽然教书挣的工分还不如一名普通农妇,但她乐此不疲。
没了右手,给刘志欢的教学工作造成很大障碍。尽管她左手写钢笔字还不错,但在黑板上板书却很糟,一行字写得七歪八斜。
一名调皮学生笑她:“老师的字写得这么差,还叫我们把字写好呢!”她羞愧难当,一个人躲在屋里大哭一场。
每天放学后,她把自己关在教室里练习板书,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她的左手板书比别人右手写的还要好。
新的麻烦又出现了:不谙世事的学生也学着刘老师左手写字。不知情的家长找到学校告状,当面指责她。刘志欢没有争辩,一遍一遍地跟学生讲述那段令她心碎的“手故事”……
金水三小前校长周友才说,刘志欢从不要求学校照顾,反而勇挑重担,其他老师最不愿带的学前班和一年级,每次都是她“兜底”,教学质量考评年年优秀,多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
成绩的背后,是比常人更多的艰辛。有一天晚上,刘志欢要出门家访,女儿抱着她的腿不放,她只得狠狠心推开女儿。说起丈夫和孩子,她满眼是愧疚的泪水。1997年,刘志欢靠自学修完中师学历并考上公办教师,2001年评上高级老师。
风雨无阻,残疾之身背起童年
随着生源减少,村办小学频频合并,刘志欢的讲台从金水三小搬到金水二小、金水一小再到范湖小学,始终不变的是她对农村孩子的执著付出。2003年,金水三小因生源不足并入金水二小。考虑到金水三村的学龄前儿童和一年级孩子到二小上学往返好几公里,学校决定在金水三小设一个教学点。
学前班和一年级最不好带,什么都得老师操心,老师们都尽量回避。留下谁负责教学点呢?刘志欢二话没说,挑起这副重担。
在教学点,她既是校长,又是唯一的老师,负责近40个孩子的日常教学和管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各门课一肩挑,她一直坚持到教学点撤销。
跟刘志欢同事13年的童美林回忆,当时他住在教学点,看到刘老师每天清晨6点就到了教学点,放学后还要将学生安全送回家。
下雨下雪,乡间小道泥泞,孩子太小走不了,刘老师就用残疾的身体背,一直坚持到现在。刘志欢的爱人李土生说,那几年她实在太累,头发全白了。
如今,儿子早已在省城安家立业,刘志欢完全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安享天伦,但她坚持要走完最后4年教学生涯。
默默耕耘乡村教坛33年,她哺育了多少孩子、点亮了多少童年梦想!尽管满头银发、已近夕阳,自己却无怨无悔。
刘志欢说,农村教育基础差,教师缺乏,自己能多教一天算一天。她还打算退休后回村办一所幼儿园,让村里孩子上学近一些。